热门搜索: 种植技术 金银花 红豆杉 冬虫夏草 绿萝 富贵竹 文竹 橡皮树 蟹爪兰 家禽养殖 蚊子

农业资讯 农业科技 视频信息 致富项目 农业补贴 农业电商 图片资讯

专家建议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基金

发布时间:2020-08-17 09:45:59   来源:黔农网   标签:农业,农业资讯,农村资讯,行情
内容提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傅伯杰、陈发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刘彦随,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方创琳、邓伟,以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傅伯杰、陈发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刘彦随,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方创琳、邓伟,以及包括黄河流域9省区的专家和领导在内的6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论坛,并作学术报告或参加讨论。论坛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举行,同时开通网络直播,共有4万多名专家学者和学生通过线上收看了论坛,分享了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和学术观点。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指出,地理科学具有研究方法的综合性、针对问题的区域性和学科的交叉性特点,同时,地理科学更是一门致用的科学,研究内容与国家和区域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地理学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研究中取得了众多重要成果。因此,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地理学家走在了前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协把为举办地服务作为中国科协年会的三大定位之一,为地理学及相关领域专家搭建了一个发挥专业优势和实现学科价值的平台。多年来,除积极参加中国科协年会地方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外,中国地理学会先后两次受托承办“区域协调发展论坛”,促进了中国科协及中国地理学会的智库建设。他强调,区域协调发展论坛是一个重要的智库平台,专家们要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科学建议,并形成咨询报告。他希望,“区域协调发展论坛”形式应该固定下来,作为中国地理学会乃至中国科协的一个智库平台加以建设,除参加中国科协年会活动外,形成常态化的活动机制,不断产出新的智库成果。

在为期一天的论坛上,共有12位院士专家作了主旨报告。重点聚焦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及其变化、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路径问题,并对山东、河南两省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诊断。

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以“山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问题与几点方向性考虑”为题,分析了黄河流域大规模生态建设和治沟造地、污水利用和保障等状况,指出了黄河流域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水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并就保护与发展关系问题阐明个人观点。同时,系统分析了山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和潜力,他指出,山东省原有依靠资源优势和国家支持的发展理念已经过时,“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必须实现全面转型,并提出了几点方向性建议。

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自然与人文过程耦合机理,指出匮乏的水资源保障、脆弱的生态环境、灾害性的洪水风险和发展缓慢的城市(群)建设及新型产业发展是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黄河流域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已经到了极限,应该力推退耕还草的意见。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杨开忠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的报告指出,水资源短缺、空间格局的低效和时间维度低效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提出了“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及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络互联、经济一体化和创新驱动的观点。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方创琳关于“黄河流域城市群形成发发育的空间组织格局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指出城市群建设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以及目前黄河流域城市群体量小、发展慢问题,提出以生态保护委先导、流域一体化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源、以文化传承为灵魂打造上中下游7个不同功能的城市群的建议。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候任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李国平关于“ ‘十四五’期间如何优化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报告、新疆财经大学副教授高志刚关于“冲破迷雾: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南北分化之谜”的报告,分析了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化及其原因,指出中国东西发展差异主要是自然要素导致的、南北差距是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导致的问题,以及近年来南北差异变化趋势远大于东西差异变化的现象,提出将中国四大政策区重新划分为五大政策区等8点建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樊杰关于“山东——步东北现象后尘或是争当黄河流域领头羊”的报告,分析了东北地区与山东省的文化同根性,指出山东省步“东北现象”后尘的危险和危害,提出了融入京津冀、形成“大渤海湾区”,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发展格局,提升第二产业竞争力,实施制造业回归、工业兴省战略,探索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山东模式。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占仓关于“科学推动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介绍了河南省启动沿黄河“五大工程”的情况。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苗长虹关于“传承创新齐鲁文化,激发山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活力”的报告,分析了黄河文化特点、传承、转型与区域发展问题,指出鲁豫两省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重任,提出维护鲁文化守正传统,激发齐文化创新思维的发展理念,并提出6点具体建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金凤君关于“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推进策略”的报告,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有效实施,需遵循综合协调、调、保护优先、区域差异三大基本原则,基于流域内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构建保护与发展的政策体系,并提出8点建议。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许学工还就“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教授曾刚就“欧洲莱茵河流域生态管理经验及其对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启示”问题作了精彩报告,提出了生态—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思路,分享了国外流域治理的经验。

每段主旨报告结束后,专家们先后就如何保护该区域生态环境、如何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认识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结构性变化、如何认识水在该区域发展中核心作用、如何发挥城市群在拉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发挥区域文化力量对证施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基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与京津冀和东北地区联动的大北方发展模式等建议。

本届“区域协调发展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木耳

木耳

黑木耳的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养血驻颜、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功效,产于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

大王蛇

大王蛇

大王蛇学名王锦蛇,又称菜花蛇、蛇王、臭黄颌等,是在温带很常见的大型无毒蛇,我国各地广泛分布,体大...

果子狸

果子狸

果子狸属于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的一种具有珍贵毛皮的野生动物,属于皮毛兽,其皮可以制裘,是中国传统...

何首乌

何首乌

何首乌别称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为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以根块入药,分生何首乌...

清道夫

清道夫

清道夫是甲鲶科下口鲶亚科的多辐翼甲鲶、下口鲶的流通俗名,以鱼苗、海藻、细菌、饲料为主要食物,饥饿...

花椒

花椒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称檓、大椒、秦椒、蜀椒等,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

草菇

草菇

草菇又名兰花菇、苞脚菇等,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目前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产量居世界...

胡萝卜

胡萝卜

胡萝卜原产亚洲西部,阿富汗的胡萝卜栽培历史有2000年以上,10世纪时经伊朗传入欧洲大陆,15世纪英国已...